顯示具有 素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素食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12月7日 星期二

彩色圖解營養學-讀書心得


 彩色圖解營養學

蠻推薦的

忘記大學有沒有修過

假如還有在大學的朋友

建議可以去修一下


現代人越來越多減重或重訓

導致各種營養師充斥於FB

看著這些營養學的文章

其實蠻困惑的

因為常常會是互相攻訐

不知道是原本營養學就是這樣

還是因為文人相輕擋人財路



另外在line群常常有人倡導

為了健康要素食

然後一直鼓吹素食

假如是因為信仰因素

我通常會努力配合用藥

但是為了健康吃素

通常會被我勸導

好好飲食比在這邊吃藥有效多了


由於以上種種

最後實在受不了了

決定自己看看營養學到底講什麼


之前先是在圖書館借閱這本

後來發現手很癢

很想在書上畫畫寫寫

趁著雙十一在蝦皮上購入

推薦蝦皮買二手書

比起讀冊

有免運又有不少折扣


書中蠻基礎的

也正是因為基礎

所以好用

但是書發行於2009

所以很多東西都有更新

像是書中還是寫蛋可能影響膽固醇

但是膽固醇大多為內生性的

除非長期吃很多蛋,不然飲食影響不大


看完之後幾個重點

1.補充肉鹼carntine能增加血漿中的量

#但是無法提升肌肉中的量


2.乳糖不耐症會造成乳醣增加

#抑制鈣的吸收


3.食物的酸鹼性不會影響人體

這個在line群還是常常看到錯誤引用

書中更指出"未能消化的食物會形成毒素"是無稽之談


4.生酮的副作用


5.運動員碳水40%->55%

可以讓肌肉肝醣增加,運動表現越好


6.補充肌酸不會增加表現或脂肪酸氧化

#體內合成或肉食所攝取的量是足夠的


時代在進步

營養學也一直在更新

假如上面有重點寫錯的

也歡迎告知我


後面貼一下之前暫存的檔案


白米飯吃多會得糖尿病?美國糖尿病學會跨國研究出爐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74/4913324?fbclid=IwAR0hQjvK0-LW73kDpsL6LXGF10F98UHybVDcdzuJsK-TpqqrqYLC04S70pw

期刊

https://care.diabetes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20/08/31/dc19-2335


美味的牛排其實是殺人兇手?

https://pansci.asia/archives/78177

最新研究發現,食用紅肉不會影響血糖與發炎指數。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2910818/


2021年7月25日 星期日

痛史

 痛史

一位老師的書
看過之後又剩下什麼
很久以前就看過了一遍
那時候還沒有臨床經驗
有看沒有懂
沒剩下什麼

最近又翻出來再看
發現裡面有很多東西
但是很多東西都點到為止
雖說對現在的我已經足夠了

痛是現在患者最常有的問題
不論是頭痛胸痛經痛筋骨痛
都是與人有關
這本書介紹了
痛的認知
痛的差異
痛的發展

除此之外
也介紹了一些醫學演進
像是東漢時期經脈和血脈已經區分

還有中醫基礎
像是脈,身體結構,內臟
最初不相連的同時發展
爾後卻藉由經脈聯繫

中間也教導了如何養生
七損八益
追求身體精氣的充實
同時也追求精神層面的虛空
這對醫者很重要
因為中醫是以醫者自身的穩定為基礎
是以人診人的方式
也正是如此
中醫有別於現代的數據化及顯微化

結合我之前所學的太極傷科
姜老師所說
我們只是在病人身上練太極
治療以向醫者的狀態靠攏

祝由科這部分
書中也有提到一些
聯繫之前院長所講的
結合最近遇到的患者
很是闡發

患者是七十多歲女性
罹患肩峰骨刺,肩膀疼痛異常
她說學佛的朋友跟她說
這是你吃太多肉的報應
要吃素才會好
幸好最後患者沒有因此吃素不看醫生

跟患者聊天時
不禁讓我想起曾看到朋友臉書上寫著
你們這群葷食者怎麼有臉說破壞石虎棲地的人
葷食和破壞生態多樣性能相提並論?
世上充滿了各種似是而非的沒有邏輯理論

曾經上到西藏看到辯經
覺得有趣回家查了一番
原來是要明邏輯之思辯
但是遇到兩起事件後
邏輯這東西我們有學過嗎?
以為高中就學過了?
或是我在平行時空
修心明邏輯,引導患者解鬱除悶
是醫者應該要學得

最後書中說明
止痛雖然能短暫身心慰藉
卻容易造成對身體的警訊視若無睹
想起強者我同學品客大師說過的話
我很努力治療病人也帶著他往好的方向走
但是病人卻以他還在痛批評
看來現在人需要短暫的身心慰藉
而不需要治本的調整

書中整體讓人覺得老師學富五車
但是最印象深刻的卻是
"全科的醫師已逐漸奇貨可居
甚至被視為不夠專業"
強烈的語氣對比讓我多看了兩眼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