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 星期三

【台北國際中醫藥學術論壇】重點整理

1.乾眼症-甘露飲,血府逐瘀湯與桑菊飲


2.阿爾茲海默症-穴位刺激
認知功能6週後可改善,自我照顧能力8週後可改善,但須持續治療12週才能穩定

3.虹膜炎
-苓桂朮甘湯+懷牛膝,車前子,決明子,青葙子
-小柴胡湯+竹葉石膏湯

4.畏光流淚
-柴龍牡,溫膽湯
-杞菊地黃丸

5.紅眼症
-循三陽病用藥

6.眨眼頻繁
-葛根湯+鉤藤...

7.多種耳疾如耳鳴-外關+中渚

8.僵直性脊椎炎經11次治療
可緩解其複雜症狀

9.白癲風
中醫治療機轉
滋補肝腎對黑色素細胞酪胺酸脢活性
具有正向調節作用
促進黑色素合成
促進黑色素細胞增殖

10.針灸治療帶狀皰疹後神經痛

11.針灸治療改善產後尿滯留

12.三伏貼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13.艾灸治療痛經

14.龜鹿二仙膠四週可改善退化性關節炎
但是不改變中醫體質
(這個我覺得有點奇妙...)

15.運動禁藥與中藥材的研究進展
這個整理不錯
馬上打進系統警語
(感謝助理幫忙)

順便把蠶豆症關聯藥物也輸入系統
---------------------------------------------
我是中醫師,也是藥師
台中上鼎中醫診所王一正醫師教學
---------------------------------------------
皮膚疾患|癌後補養|中風調理|酸麻痹痛
兒少發育|婦科孕產|內科雜症|極細眼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