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經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經絡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1年11月19日 星期五

經絡解密 卷一

 經絡解密 卷一

經絡啟航+肺經



沈老師的書其實蠻推薦

不管是還沒接觸中醫

或是剛開始接觸中醫

或是已經使用中醫

都可以

這系列的書

以入門書來講算是蠻清晰有趣

以在校而言算是可以知道經絡學習

以臨床而言有臨床觀察和增加講座趣味性的功用


卷一最重要

開疆闢土、披荊斬棘但不能曲高和寡

引人入勝、淺顯易懂又不能下里巴人


前半段以講解經絡的重要性

以及中醫生理基礎理論為主

後半段接著一日之初的肺經

除了講解肺的基礎特性

也解說了經絡四大系統

但是在經絡循行的解釋上

與莊宏達老師的會有點不同

無關對錯

通常就是醫家不同的領悟和學派

雖然定義不同看似阻礙中醫的交流

造成學習中醫的困難

但是也增加中醫治療的多元性

因為用了也有效


肺經最重要有三點

第一主治節司呼吸

第二列缺的運用

第三肺經經筋與呼吸的運用



最後發現當時就是懶

見實習看的書沒有做紀錄

現在回頭再看就難過了

心得有的人喜歡寫在書上

有的人喜歡寫在電腦

有的人喜歡寫在網路

我喜歡寫在FB

因為至少每年會跳出提醒

或是隔幾年又會提醒這本書

如果有興趣還可以再去找來看一下

希望他不要倒

或是有人推薦一下有沒有好用的部落格?

2021年11月16日 星期二

人體胚胎學

 人體胚胎學



課程準備系列之六

書真的可以多看幾次,尤其是像基礎的,看第一遍都沒記住,就是個粗淺地掃描,稍稍比大綱深入一點;第二次開始才真得念了點東西,結果闔上書又忘記了。

我蠻推薦中醫的朋友看看人體胚胎學。
最直觀的是可以知道中西醫十月養胎,當初配合著老婆十月懷胎,每次一起去產檢的時候,幻想肚子裡的小朋友怎麼成長,心臟怎麼生成,胃腸又是怎麼產生,手腳怎麼轉變,每個步驟都充滿了神奇;除此之外,最重要的是可以了解藥物可能對小朋友的影響。

看第二遍的時候,發現很多起源相同的器官,在中醫用藥上可以相互借鏡,組織移行也是書中重點之一,常常現代解剖可能看似無相關,結果胚胎成長過程中因為移行,所以才看似切斷聯繫,但是藥物上的接受器應該會非常雷同。這樣的運用,其實蠻可以的,像是遇過CO中毒後,橫紋肌溶解導致大腿麻木,西醫跟她說現在醫療沒有辦法治療,就這樣浪費了三年,那時候剛好看完胚胎學,外胚層會因為中胚層誘導,跟著發展,那大腿橫紋肌中醫屬脾胃,用理中湯試試看,結果竟然改善了,現在又是一尾活龍。當然也可以說是痹症,看是什麼證型治療。說實在人體真的超多奧妙要挖掘,只侷限在西醫畫的範圍內,那中醫永遠落後。

這次剛好之前沈老師的書中寫著奇經八脈可能來自胚胎期,針灸科學也是有同樣的理論;再看的時候,發現我自己也是在書中有同樣的想法,也不知道對或錯,說出來讓大家當茶餘飯後的談資;像是任督有點像內外細胞層先出現,之後出現衝脈,發生了內中外胚層,帶脈像是各種約束力,從胚胎、瑜珈、解剖列車都可以看到類似的環形力量。陰陽蹻、陰陽維比較晚生成,有點像是後面肢體生長和器官扭轉,所需要的生發之力。奇經八脈覺得有點像是第一、二孕期發生的產物,後面大致底定之後,第三孕期過渡到十二經絡,當初生之時,開口的第一次呼吸,通肺脈,所以氣血隨之而生,變成內經後面所說的宗氣循行。

這次跳過了畸形的部分,還是耗費不少時間,雖然很大本,但還是誠摯推薦給大家,胚胎學其實蠻有趣,應該也蠻多東西可以挖掘的,希望下次再看可以把內難經和中醫胎產合入此書。

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

【四樓的天堂-第九集肺經大提琴家以莉】




「時間不停的往前 

 有些人 就把自己困在

 某一個時間點裡面

 出不來」—【#四樓的天堂】


----不廢話,直接進正題----


  ​ ______​

_╱病例單:以 莉╲__________​

#缺少氣魄及果斷 #全身調節之氣

#免疫力 #迷失自我

#悲觀 #手太陰肺經



你還停留在昨天嗎?

我們就從這句話開始吧

說起時間,最有關的就是肺了

肺主治節,從呼吸的節律、水液的代謝、到助心行血 #全身調節之氣,運送營養物質都在肺的治理之下喔。肺經又是一日之始,經絡的循行就從肺經開始;也是生命之始,就是《本神》的「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所以劇中天意才說"肺經與生命力有關"。


⎡好好地生活

 本身就是一種戰鬥⎦—【#四樓的天堂】


而回答的這個氣魄,也是我們肺的功能。從《本神》「肺藏氣,氣舍魄」及《宣明五氣》「肺藏魄」都有紀錄;而當肺的能量(也是中醫說的精)不足時,氣魄不足,就會出現《宣明五氣》「肺則悲」。看看以莉的病例單 #缺少氣魄及果斷 #免疫力#迷失自我 #悲觀 ,滿滿地肺精不足。



-----肺經-----


肺手太陰之脈,


起於中焦,


下絡大腸,


還循胃口,


上膈,屬肺,

-->肺脹滿膨膨而喘欬

-->欬,上氣,喘渴,煩心,胸滿


從肺系橫出腋下,

-->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


下循臑內,

-->臑臂內前廉痛厥


行少陰心主之前,


下肘中,


循臂內上骨下廉,


入寸口,


上魚,循魚際,

-->掌中熱


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


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




-----肺經衛教-----


看看肺經循行,"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與消化非常相關,簡單說就是要我們吃得好,排便順,就能養好我們的肺經囉。


另外肺經有問題的朋友,最常見的是出現媽媽手,醫學上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這個需要針灸加簡單運動才能有效改善。




-----推拿-----

「推拿是互相的​

 不是你給什麼​

 人家就要接受什麼」—【#四樓的天堂 】​


治療也是這樣,所以台灣有一句俗話說:「先生緣,主人福」。講得是良好溝通,不只是看診時說清楚、聽明白,也包含了治療中的回饋。所以看診時都會問一下針灸怕痛嗎?針的時候,觀察大家反應;看起來很不舒服就減緩手法,寧願療程延長,也不讓大家囫圇吞棗地把整套治療吃下去,這也是一種虛不受補,不只是單純身體的虛,也包含醫病間的連結還不夠強。


----寫在最後----


#四樓的天堂 已經完結囉,雖然第十集是完結篇,但是沒有出病例單,所以經絡解說就到這邊囉。感謝 #四樓的天堂 帶來一部好劇,以身體的疼痛探討不少中醫和心理學,有點沉重。比起韓劇,沒有那種每個畫面都很精緻的感覺,最後宇宙的部分,好像很有意涵,但是我不太喜歡,雖說如此,整體而言,蠻好看的。



-----文獻參考-----


《靈樞‧九針論》「肺者五臟六腑之蓋也。」


《宣明五氣》

「五精所并:精氣并於心則喜,并於肺則悲,并於肝則憂,并於脾則畏,并於腎則恐,是謂五并,虛而相并者也。」


「五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志,是謂五藏所藏。」


《本神》

「並精而出入者謂之魄。」

「肺喜樂無極則傷魄,魄傷則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夭,死於夏。」

「肺藏氣,氣舍魄,肺氣虛則鼻塞不利少氣,實則喘喝胸盈仰息。」


---------------------------------------------

我是中醫師,也是藥師

台中上鼎中醫診所王一正醫師教學

---------------------------------------------



過敏鼻炎|內科雜病|婦科經痛

小兒專科|皮膚專科|腸胃疾患


#王翊錞 #中醫師 #藥師 #中藥 #西藥 #眼針  

#經絡 #缺少氣魄及果斷 #全身調節之氣 #免疫力 #迷失自我 #悲觀 #手太陰肺經



四樓的天堂 所有放映平台 

【10/09(六)起,每週更新二集】

 21:00 ➜ 公共電視台

 22:50 ➜ 公視+、MOD、Hami video 

 隔日 18:00 ➜ Netflix (台灣)

 隔週 18:00 ➜ myVideo

圖片來源: 四樓的天堂fb

2021年11月9日 星期二

【四樓的天堂-第八集小腸經小綠】



「應該要有什麼感覺嗎?」— 小綠


被我調整過的朋友,應該知道我的針講求療效,針感算強。但是我還真的有一兩位這樣的患者,來的時候整個人水腫,西醫檢查沒任何問題,針灸時無感,針了一個禮拜水腫消退,但是針了半個月後,針灸才出現哀哀叫。其實不是故意把大家針得哀哀叫,而是大家已經習慣忽略身體的警訊,針灸只是把身體的感覺喚醒,有感覺的身體才能調整與改善;這是自癒力。


-----進入正題----- 


  ​ ______​

_╱病例單:小 綠╲__________​

#過度憐憫 #愛心氾濫​

#易心軟 #感到絕望​

#同理心過度 #手太陽小腸經


這集的標題:親密對話練習,配合小腸經真的是恰恰好。翻開成語字典來看,跟腸有關的成語中非常多,尤其是與心情有關的更是不勝枚舉,像是牽腸掛肚、百結愁腸、柔腸寸斷都與腸有關。為什麼呢?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受盛」是接受來自胃的初步消化物質,但是這物質還得更進一步消化和區分,看是吸收有用的精微物質,還是傳遞無用的食物殘渣給大腸,這也是「化物」和「泌別清濁」。小腸不像胃有容乃大,小腸用蜿蜒曲折來承接一切,需要時間來消磨,也需要心來分辨是非,都處理好了,才願意把棒子交給下一位大腸;當小腸虛弱時,大家就能看到這些症狀 #過度憐憫 #愛心氾濫​ #易心軟 #感到絕望​ #同理心過度。



----小腸經-----


小腸手太陽之脈,


起於小指之端,


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


直上循臂骨下廉,


出肘內側兩筋之間,


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

-->臑似折,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

繞肩胛,交肩上,

-->肩似拔

入缺盆,絡心,循咽,

-->嗌痛

下膈,抵胃,屬小腸。


其支者,從缺盆,循頸

-->不可以顧

,上頰,至目銳眥,


卻入耳中。

-->耳聾

其支者,別頰上,抵鼻

-->頷腫頰腫

,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目黃  


-----後谿穴-----


手掌尺側,小指本節(第5掌指關節)後方赤白肉際處。握拳時,當掌遠紋尺側端。


《素問‧氣穴論》:「肉之小會為溪。」穴居小指本節後赤白肉際處,故名。



後谿穴治腰部扭傷

後谿是小腸經的俞(木)穴;八脈八穴之一,通督脈。


小腸通心,

與膀胱、督脈一心之隔

關係相當好

所以膀胱和督脈相關常用小腸經治療


另外小腸經筋腋下與膀胱經筋重疊度高

當手搬重物時

小腸經與膀胱經會連成一線

利用尾椎肌群形成槓桿

槓桿施力不當,動作失調

而槓桿不夠強壯

那就會產生肌肉撕裂傷或筋出槽


另外在胚胎解剖層面

小腸經和膀胱經的發展相當緊密

所以兩個才會稱為太陽經


怎麼平衡呢?

在難經六十八難已經說明

俞主體重節痛

選取俞改善最多



-----小腸經衛教-----

雙手握拳,讓兩側後谿穴相對,對敲一百下,可以改善肩腰背痠痛。



心為君主,所以心有錯的時候,不會承擔,只能拿下屬替罪了,而心與小腸相表裏,所以心的問題,通常會直接影響小腸;所以像是恐慌症的患者,就會出現小腸經的緊繃,會覺得肩背疼痛、心臟像有人捏著一樣,但是西醫檢查,沒有發現異常。這時候就可以敲敲後谿來緩解喔。


-----文獻-----



靈蘭秘典論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骨空論

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繫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髆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脣,上繫兩目之下中央。此生病從少腹上衝心而痛,不得前後,為衝疝,其女子不孕,癃、痔、遺溺、嗌乾。


《針經指南》

公孫衝脈胃心胸,內關陰維下總同;

臨泣膽經連帶脈,陽維目銳外關逢;

後溪督脈內眥頸,申脈陽蹻絡亦通;

列缺任脈行肺系,陰蹻照海膈喉嚨。


---------------------------------------------

我是中醫師,也是藥師

台中上鼎中醫診所王一正醫師教學

---------------------------------------------



過敏鼻炎|內科雜病|婦科經痛

小兒專科|皮膚專科|腸胃疾患


#王翊錞 #中醫師 #藥師 #中藥 #西藥 #眼針 #經絡調整 #過度憐憫 #愛心氾濫​ #易心軟 #感到絕望​ #同理心過度 #手太陽小腸經​

​  四樓的天堂 所有放映平台

【10/09(六)起,每週更新二集】
 21:00 ➜ 公共電視台
 22:50 ➜ 公視+、MOD、Hami video
 隔日 18:00 ➜ Netflix (台灣)
 隔週 18:00 ➜ myVideo
圖片來源: 四樓的天堂fb

2021年11月8日 星期一

【四樓的天堂-第七集脾經詹老師】




「我們這個身體

 就像一座城市

 經絡就像公路和河流一樣


 要是不通就像塞車

 傳遞能量就會有問題」—【#四樓的天堂】




-----天氣冷先說個有關衛教的題外話-----

最近天氣轉冷,最好的方式是冷的時候躲起來,有太陽的時候出來動一動;但是工作一樣無法停,所以建議工作結束後稍微散步,使志安寧及氣平,把身體轉成秋天。接著找個時間靜坐一會兒,使志若伏若匿。隔天起床準備上班前,也是散散步,放鬆走一走,以使志生,這樣才不會傷到腎氣。  

  


-----進入正題-----



_╱病例單:詹老師╲__________​

#肌肉無力 #焦慮 #易胡思亂想​

#情緒問題 #情緒勒索​

#過度 #要求完美 #足太陰脾經


經絡塞車的原因千奇百怪,中醫幫大家區分為內因、外因、不內外因。以“六淫”為外因,“七情”過極為內因,飢飽、勞倦、跌仆、壓溺及蟲獸所傷等為不內外因。

這次就從內因七情開始,常常有患者問,情治影響這麼大嗎?《內經。素問。舉痛論》已經說明情志怎麼影響人體,「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情治中「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而《四氣調神大論》也說「思傷脾」。講到這裡直接包含詹老師大半症狀#焦慮 #易胡思亂想​ #情緒問題 #情緒勒索​ #過度 #要求完美


這集藉由老師多思來講脾經,老師真的是一個辛苦的行業。人選擇職業,職業影響人;最近看FB德州媽媽沒有崩潰,剛好說到老師的部分,與四樓的天堂中詹媽媽有點雷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脾經不順就會影響到脾的功能

1.運化水穀及水濕

2.脾主生血統血

3.脾主身之肌肉

脾經與濕與痿都非常相關。可以看到詹老師的病例單,其中就有 #肌肉無力 ,另外健身長肌肉的關鍵也在這。


《生氣通天論》

因於濕,首如裹,濕熱不攘,大筋緛短,小筋弛長,緛短為拘,弛長為痿。

《痿論》

脾氣熱則胃乾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

有漸於濕,以水為事,若有所留,居處相濕,肌肉濡漬,痹而不仁,發為肉痿。  

  

  


-----脾經-----  


脾足太陰之脈


起於大指之端,


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

-->足大指不用

上內踝前廉,


上踹內,循脛骨後,


交出厥陰之前,


上膝股內前廉,

-->強立,股膝內腫厥

入腹,屬脾,

-->溏瘕泄,水閉,黃疸,不能臥

絡胃,

-->食則嘔,胃脘痛腹脹

上膈,

-->善噫

挾咽,連舌本,散舌下。

-->舌本強,舌本痛

其支者,復從胃,

-->食不下

別上膈,注心中。

-->煩心,心下急痛  

  

  


-----脾經衛教-----


散步,腳踏實地地散步,把身心都交給大地地散步,沒有時間沒有空間,大地就在那邊,這是家,不是要負能量帶回家,脾經最重要的是放鬆,把思慮從自己的身上解放,才能真正地養脾。


-----推拿-----

這集講比較多推拿,可惜中醫傳統的東西,比較多是知易行難,需要一直練一直練,刻畫到肌肉骨骼的深處。


另外畫經絡在身上還真是學習中醫會做的一件事,但是和我學習的有點差異,我的建議是先別寫上穴位,而是注意經絡的出入離合,知道經絡的3D比起背起穴位名更重要。



-----中醫的脾-----

在中醫文獻中,中醫脾的形態與位置比較像西醫的胰,但是中醫臟象脾的功能又不只有胰的功能。


《素問。太陰陽明論》「脾與胃以膜相連」

《醫學入門。臟腑》「扁似馬蹄」

《醫貫》「其色如馬肝紫赤,其形如刀鐮」

《醫綱總樞》「形如犬舌,狀如雞冠,生於胃下,橫貼胃底,與第一腰骨相齊,頭大向右至小腸,尾尖向左連脾肉邊,中有一管斜入腸,名曰瓏管」 



-----文獻-----


《四氣調神大論》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陰陽應象大論》

中央生濕,濕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濕,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藏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


《內經。本神》情治與脾的關係

因哀悲動中者,竭絕而失生。喜樂者,神憚散而不藏。

脾憂愁而不解則傷意,意傷則悗亂,四支不舉,毛悴色夭,死於春。

脾藏榮,榮舍意,脾氣虛則四肢不用,五藏不安,實則腹脹經溲不利。


《內經。素問。舉痛論》

余知百病生於氣也,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九氣不同,何病之生?岐伯曰:


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矣。

喜則氣和志達,榮衛通利,故氣緩矣。

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而上焦不通,榮衛不散,熱氣在中,故氣消矣。

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不行矣。

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矣。

炅則腠理開,榮衛通,汗大泄,故氣泄。

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矣。

勞則喘息汗出,外內皆越,故氣耗矣。

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矣。




《素問.奇病論》

「五味人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

《問.至真要大論》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四樓的天堂 所有放映平台 

【10/09(六)起,每週更新二集】

 21:00 ➜ 公共電視台

 22:50 ➜ 公視+、MOD、Hami video 

 隔日 18:00 ➜ Netflix (台灣)

 隔週 18:00 ➜ myVideo

圖片來源: 四樓的天堂fb


---------------------------------------------

我是中醫師,也是藥師

台中上鼎中醫診所王一正醫師教學

---------------------------------------------



過敏鼻炎|內科雜病|婦科經痛

小兒專科|皮膚專科|腸胃疾患


#王翊錞 #中醫師 #藥師 #中藥 #西藥 #眼針 #經絡調裡

2021年10月30日 星期六

【四樓的天堂-第四集大腸經Nicole】

"心裡的傷,身體會知道"--四樓的天堂



這集講的是陽明經的展現,以打或跑的生理及心理反應為表現,足陽明胃經的展現就像黑熊的站立或猩猩的拍打胸口;而手陽明大腸經的展現就像傘蜥蜴,可以觀察緊張的朋友是不是與傘蜥蜴有點像呢?因為大腸經筋從肩髃上頸,若長期處在打或跑的階段,無法放鬆肩頸緊繃,就會看到這條經筋膨出。改善方式等我說完Nicole的病例單後,跟大家一起說明。  

  

  

接著說說Nicole的病例單

主要分兩個部分


#情緒失控 #火氣大 #急躁

情緒這部分在中醫臟象中

跟肝氣鬱結比較有關

接著就是中醫常說的肝木克脾土

脾土出問題

就會出現病例單上另一個部分


#消化問題 #腸胃不順

脾土指的是消化道

由上到下傳導都可能出現問題

在上口乾、喉嚨好像有痰

在中胃痛、胃食道逆流、嘔吐

在下便秘或腹瀉或脹氣

在下出現胃腸的功能性問題

就跟現在腸躁症的表現雷同  

  

  

劇中出現症狀都可以從大腸經的經絡找到關聯

#鼻血--正經挾鼻孔

#口乾--經別循喉嚨 

#暈眩--絡脈入耳合於宗脈,耳與平衡有關 

#呼吸困難--正經絡肺

#頭痛--經筋絡頭,像是OPEN小將髮箍型頭痛

這次經絡列在最後,有興趣可以自己看  

  

  

-----了解大腸經後的衛教-----  

  

  

#肩頸緊繃痠痛

或是更嚴重的 #上交叉症候群

該做的是訓練斜方肌中下段

就是有空就做肩胛骨向後下方收縮

利用的是

手陽明經筋的"其支者,繞肩胛,挾脊"  

  

  

#情緒失控 #火氣大 #急躁

#消化問題 #腸胃不順

肝木克脾土的部分

作法是養脾土,疏肝鬱

每天花點時間

著重在腳底感覺地散散步

  

  

還是不知道怎麼做的

可以看看丁寧寫給Nicole的信


Dear Nicole,​

「妳需要努力的,是不要再努力了。」​

要妳不要努力,妳是很難適應的,這很正常,因為我們活在一個陽性能量的社會,身為女人陰性能量的美好,漸漸被只要妳往外追尋的教育、社會的集體意識、家族女性的自卑所埋沒,我們成了不男不女的女人。​

而妳的學習就在妳的身體裡。​

所有讓妳不舒服的,試著停止、試著了解自己的痛苦,試著接受自己的無能為力,試著哭試著笑,試著在性上面只要享受不要努力表現,試著,享受當下。​

無論好或不好,就是全盤接收。​

看看妳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女人。​

我很期待,妳展現出來的女性能量(女性性能量)。​

這些才能讓這個世界與妳,更美好。​

找回流動在身體裡的女人,這才是妳。​

無限祝福&愛​

丁寧  

  

  


是的,孤陰則不生,獨陽則不長

講的不只是夫妻關係

在一個人體內也是這樣

陰陽相濟、內外相合才是養生的方式

  


-----插個題外話----

  


其中一幕推拿後的奇怪感覺--"被愛"

就是中醫很重視的帶意入針

診斷-手法-意念

三者缺一不可

內經。九針十二原:"麤守形,上守神。"

說實在針灸有沒有用心針

患者最知道

只是用心針灸

看診速度會變很慢

在這吃粗飽的時代

已經很難做到這樣

  


另外最近與大腸有關的期刊

使用抗生素對大腸近端的危害

在書米蟲的啃食日記中提到

超高抗生素用藥量(超過180天)

增加近端結腸癌風險

可能因為影響腸內菌活動性

減少直腸癌風險

可能因為抗生素減少性病傳染



-------------------------------


參考文獻

Lu SSM et al. Antibiotics use and subsequent risk of colorectal cancer: A Swedish nationwide population-based study. J Natl Cancer Inst 2021 Sep 1

 


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去腕三寸,別入太陰。其別者,上循臂,乘肩髃,上曲頰偏齒,其別者,入耳合於宗脈,實則於齲聾,虛則齒寒痹膈,取之所別也。


手陽明之正,從手循膺乳,別於肩髃,入柱骨,下走大腸,屬於肺,上循喉嚨,出缺盆,合於陽明也。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是動則病齒痛,頸腫。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黃,口乾,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氣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虛則寒慄不復。為此諸病,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決氣:"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


手陽明之筋,起於大指次指之端,結於腕,上循臂,上結於肘外,上臑,結於髃。其支者,繞肩胛,挾脊。直者,從肩髃上頸。其支者,上頰,結於頄。直者,上出手太陽之前,上左角,絡頭,下右頷。其病當所過者支痛及轉筋,肩不舉頸,不可左右視,治在燔鍼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名曰孟夏痹也。


2021年10月3日 星期日

解剖列車 第二版

 解剖列車 第二版




課程準備系列之三,像大考前重點複習般地看書


解剖列車應該大家都有一本吧?

這本書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看,每次看也是會有不同的想法和體會,這次雖然是順著看,把之前畫的重點再看一次,但是還是有幾個部分可以分享。


重點可以看看後面附錄部分,尤其是治療的策略指引,裡面有個身體機制說的就是針灸或推拿治療的基本功之一

另外附錄講肌筋膜經線與東方醫學的關係,書中一直強調,雖相似但是實質不同;忘記之前哪個老師也說過經絡根本就是誤導,不如看解剖書就好。當然不同,就像正經與經筋循行相似但是不同一樣,不能混為一談。


回頭重新看介紹的部分,不知道是我挑書的關係,還是現在的書都會寫:"治療核心著重於傾聽、察覺的能力,並非只是依賴治療技術的運用"。


在從筋膜的角度看世界,書中寫著三種全身性的網路,或許皮脈肉筋骨也是另一種思考下的全身性網路,這部分可以回頭看看胚胎學,在胚胎的發展中,我覺得用皮脈肉筋骨,這五種網路可能會更好使用。


有網路就有張力,依照這些張力劃分許多經線,可以先把概觀詳讀,在由概觀區分姿勢和運動下兩種不同運行規則;翻書的時候,看看一連串的筆記,感謝當時教學的派大學長及楊東儒學長。



裡面很多東西可以闡發和運用,稍稍列舉一些散落在各經線中的重點,像是淺背線和淺前線討論脊椎的穩定,這部分可以與進階肌力訓練解剖聖經相互對照;側線的肋間肌與步行相關的討論也是非常有趣;旋線是我對膏肓痛治療的運用;上臂線也是治療肩胛骨和落枕的常用方式,;功能線則是運動員或健身教練常常需要調整的路徑;最後是深前線走的脊椎內側,看到這邊,或許經由舌骨肌群可以調整脊椎滑脫的問題。而動態的解剖列車可以參考圖解肌肉與關節,讓這部分的使用更加擴大。


正如前一本所說,因為是張力感受問題,所以可以用瑜珈解剖書互相對應,但是這次因為時間有限,只把重點複習一遍,觸診部分沒有重新探討有點可惜,希望之後有時間念n+1的時候,再重頭訓練一次。

喔對,最有趣的是前言的一句話:科學精確的解剖學,會抑制論點內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