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3日 星期日

解剖列車 第二版

 解剖列車 第二版




課程準備系列之三,像大考前重點複習般地看書


解剖列車應該大家都有一本吧?

這本書也是一而再,再而三地看,每次看也是會有不同的想法和體會,這次雖然是順著看,把之前畫的重點再看一次,但是還是有幾個部分可以分享。


重點可以看看後面附錄部分,尤其是治療的策略指引,裡面有個身體機制說的就是針灸或推拿治療的基本功之一

另外附錄講肌筋膜經線與東方醫學的關係,書中一直強調,雖相似但是實質不同;忘記之前哪個老師也說過經絡根本就是誤導,不如看解剖書就好。當然不同,就像正經與經筋循行相似但是不同一樣,不能混為一談。


回頭重新看介紹的部分,不知道是我挑書的關係,還是現在的書都會寫:"治療核心著重於傾聽、察覺的能力,並非只是依賴治療技術的運用"。


在從筋膜的角度看世界,書中寫著三種全身性的網路,或許皮脈肉筋骨也是另一種思考下的全身性網路,這部分可以回頭看看胚胎學,在胚胎的發展中,我覺得用皮脈肉筋骨,這五種網路可能會更好使用。


有網路就有張力,依照這些張力劃分許多經線,可以先把概觀詳讀,在由概觀區分姿勢和運動下兩種不同運行規則;翻書的時候,看看一連串的筆記,感謝當時教學的派大學長及楊東儒學長。



裡面很多東西可以闡發和運用,稍稍列舉一些散落在各經線中的重點,像是淺背線和淺前線討論脊椎的穩定,這部分可以與進階肌力訓練解剖聖經相互對照;側線的肋間肌與步行相關的討論也是非常有趣;旋線是我對膏肓痛治療的運用;上臂線也是治療肩胛骨和落枕的常用方式,;功能線則是運動員或健身教練常常需要調整的路徑;最後是深前線走的脊椎內側,看到這邊,或許經由舌骨肌群可以調整脊椎滑脫的問題。而動態的解剖列車可以參考圖解肌肉與關節,讓這部分的使用更加擴大。


正如前一本所說,因為是張力感受問題,所以可以用瑜珈解剖書互相對應,但是這次因為時間有限,只把重點複習一遍,觸診部分沒有重新探討有點可惜,希望之後有時間念n+1的時候,再重頭訓練一次。

喔對,最有趣的是前言的一句話:科學精確的解剖學,會抑制論點內部的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